萝岗区:借体制优势打国际牌
发布时间:2019-09-23 00:00:00.0
点击数:2832
作为一个新区,萝岗区有突出的体制优势。如今,体育局、教育局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版权局合归为一体,加强互动,实现了体育事业发展的进一步提速。为加快改变竞技体育落后局面,萝岗区利用教育、体育合署办公的资源优势,于2009年成立了区青少年业余体校,根据辖区内农村人口多、农村学生吃苦耐劳、淳朴好学的特点,选取重竞技项目作为主要发展方向,坚持开展跆拳道、田径、摔跤、羽毛球、击剑、散打等项目的训练。
萝岗区是广州市最“年轻”的区。2005年建区以来,萝岗区体育事业从无到有,从弱渐强,依托区强大的经济基础,以开发区体制优势做后盾,争当广州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“急行军”。
说起萝岗区体育事业,区体育局局长孙礼平用得最多的词就是“跨越式发展”,在这块体育事业的“处女地”上,正在诞生着神奇和创举。在4年前的广州市运动会上,萝岗区以1枚金牌、积228分,在广州市12区(市)中排名垫底,而比萝岗排名靠前一位的南沙区,都有28金入账,积700多分。
“依托广州开发区成立的萝岗区原来是一个经济功能区,建区时间短,群众体育基础薄弱。”孙礼平说,“竞技体育更是一片空白。”
在萝岗区委、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,区体育事业快速发展,他们给自己制订了广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目标:第一次派队出征力争奖牌零的突破,两年内夺取金牌,三年内捧得奖杯……事实上,萝岗区第一年就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,第二年就取得了初中组第4,高中组第8的团体总分名次,第三年初中组更是名列各区之首,高中组获得第4名。
“光脚的跑赢穿鞋的。”孙礼平一语双关,道出了萝岗区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态势。
本届市运会,萝岗区定下的奋斗目标是金牌、总分都要有重大突破。在已经结束的比赛中,萝岗区代表队已经有14枚金牌入账,较上届有了大幅增长。
如果说萝岗区竞技体育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,那么该区的体育场馆则在短时间内一跃达到了世界级水准。
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(现宝能国际体育演艺中心)——亚运会篮球项目竞赛主场馆,是广东首个按NBA国际标准设计建设的,融体育、演艺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篮球场馆。
广州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——亚运会羽毛球项目训练馆的备用馆,平时共设训练场20片,可供世界各地羽毛球选手进行专业训练。
广州国际网球中心——WTA广州网球公开赛的举办地,广州开发区国际网球学校的所在地,融竞赛、培训于一体的国际级网球中心。
通过承办亚运赛事,萝岗区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,培养了一批体育管理人才,强化了先进体育场馆的软件。萝岗区委、区政府在“十二五”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健康萝岗、幸福萝岗的发展目标,区体育局正以此为目标,加快推进群众体育普及化、竞技体育特色化、体育产业现代化进程,全面提高萝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。
【时间: 2011-07-24 来源: 广州日报 作者: 孙嘉晖】